2023年3月24日是
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发布的宣传主题是
(资料图片)
“你我共同努力,终止结核流行”。
该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践行“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
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
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月21日,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北京防痨协会主办,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协办的“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北京市主题活动”在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举行。我市卫生健康系统、学生和服务行业的志愿者、首都多家媒体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报告了我市《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2019-2022年)》实施期间主要工作内容及所取得的成果:
0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多部门联动防控机制;
加强患者发现和重点人群筛查;
规范诊疗行为和提升服务水平;
应用新技术提高健康管理服务;
加强重点人群结核病聚集性疫情防控;
不断推进耐药结核病控制;
有序推进全民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
我市结核病疫情平稳下降,始终保持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之一。2022年我市报告肺结核患者5720例,报告发病率从2019年的32.2/10万降至2022年的26.1/10万,年递降率为达6.7%。
02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有关负责同志在致辞中肯定了近年来北京市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市卫生健康委领导指出,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充分保障下,经过广大医务人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结防工作成效显著,但仍与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存在差距,希望全社会继续形成合力共同遏制结核的流行。
同时,活动上表彰了北京市2022年度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优秀代表,并启动了2023年北京市结核病防治优秀故事征集活动;组织了五公里定向越野活动;并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义诊咨询等。
旨在呼吁大家走到户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参与结核病防治的氛围,努力实现终结结核的目标!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肺结核。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午后低烧、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
2、结核病的危害是什么?
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影响生存质量、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同时还有可能会传染您的亲人和朋友。如果得了肺结核没有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
3、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健康人可能通过吸入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喷出的飞沫而被感染。但是,一般人感染结核菌后不会发病,只有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才会发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约为10%。感染结核菌但不发病的人,不会传染他人。
4、怎样知道自己得了肺结核?
连续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者咯血,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做痰结核菌检查,X线胸部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
不同的人群,应该如何应对肺结核呢?
01
公众
01、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02、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03、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04、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05、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
02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01、对咳嗽、咯痰两周以上的患者要警惕肺结核。
02、对肺结核患者要进行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03、发现疑似肺结核和肺结核病例,依法报告、转诊和登记。
04、对肺结核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03
肺结核患者
01、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当避让他人、遮掩口鼻。
02、肺结核患者不要随地吐痰,要将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里,不方便时可将痰吐在消毒湿纸巾或密封痰袋里。
03、肺结核患者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应当佩戴口罩。
04、居家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应当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05、按医生要求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都可以治愈。自己恢复健康,同时保护家人。
06、肺结核可防可治,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助于预防肺结核。
04
密切接触者
01、对于结核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服药可以减少发病。
02、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和定期复查,坚持完成规范治疗。
03、如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04、注意房间通风和个人防护。
05
教师
01、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02、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03、学校依据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患者的休学、复学。
06
学生
01、学生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02、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03、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能力。
07
流动人口
01、患者尽量留在居住地完成全程治疗,如必须离开,应主动告知主管医生,并由医生为其办理转出手续,以便患者返乡后可以继续接受治疗管理。
02、患者返乡或到新的居住地后,要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继续接受治疗管理。
08
志愿者
01、人人参与,防治结核病。
02、宣传结核病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增加患者依从性。
03、做好个人防护。
04、消除歧视,关怀患者,可以提高依从性和治愈率。
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
编辑:周俊皓
责编:李颖
关键词: